目前,华北、京津冀等地降雨总体趋势减弱,但由于本轮降雨持续时间长,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,除了仍需防范山洪、地质等次生灾害外,防疫工作也必不可少。
图片拍摄于8月1日北京市门头沟区。温笑寒 邢彭/摄
(资料图片)
暴雨洪涝过后,水面上会漂浮大量的生活垃圾以及蚊虫卵等,在高温的作用下,细菌繁殖速度也会更快,极易引发各类疾病。一些地区的疾控部门已经发布了洪涝灾害后的卫生防疫指引,包括传染病控制、饮水卫生、食品卫生、环境消毒、病媒生物监测、健康知识宣传等。
大灾之后必有大疫?
洪水带来的灾害并不会随着洪水退去便宣告完结,安徽省马鞍山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医师赵志荣介绍,暴雨和洪水过后,水体会受到多方面的污染。
城市地下的污水管网受淹后污水溢出,携带着各种病原体混入到洪水的水体当中,可能引起一些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,如霍乱、伤寒、痢疾、甲肝、戊肝等,也会引起由沙门菌和病毒导致的腹泻等疾病。
同时,一些家禽家畜、宠物、老鼠等野生动物的尸体长时间泡在水体中,可能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,比如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甚至鼠疫、炭疽布鲁氏菌病、流行性乙型脑炎等。
此外,除了受到微生物等致病病原体的污染,洪水可能流经化工企业,受到化学有害物的污染,人体接触后可能会引起皮炎甚至中毒。
什么是介水传染病?
介水传染病指饮用或者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,经常表现为居民饮用或使用了同一污染的水源后,出现大量相同症状的疾病,应立即停止使用被污染的水,并结合症状就医治疗。
疾病类型包括:
①细菌型:痢疾、伤寒与副伤寒、霍乱等;
②病毒型:诺如、甲肝、脊髓灰质炎等;
③原虫型:隐孢子虫、血吸虫等。
强降雨后
居民应该如何注意
生活饮用水的卫生安全?
????????????
洪灾之后防大疫
这份洪涝后“防疫指南”请收好!
来源: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央广网 、健康中国 编辑:刘瑶 责编:刘靖
上一篇 : 女足世界杯:瑞典点球大战5-4美国,晋级8强,卫冕冠军打道回府
下一篇 : 最后一页